赚钱 即将访问美国的日本首相菅义伟4日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说:“台湾的和平与稳定是该地区的关键,日本将与美国合作,缓和大陆和台湾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菅义伟还称:“对日本和美国来说,共同合作并使用威慑力量来制造一个环境,让台湾和大陆可以找到一个和平的解决方式,这很重要。”
此前已有日本媒体报道称,这次菅义伟访美将把“对台湾问题的关切”列入美日联合声明中。报道认为,这将是美日在台湾问题上一次“罕见的公开表达”,是继1969年美日在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台湾问题。 菅义伟在台湾问题上的这个表态值得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首先,他的这个表态说明日本在台湾事务上从原来“偷偷摸摸”的暗中干涉,变成公开站出来指手画脚,公开干涉台湾事务。 其次,日本首次提到了“使用威慑力量”,也就是说使用武力。 第三,日本表面上说“让台湾和大陆可以找到一个和平的解决方式”,实质是在表态阻碍中国大陆“武统”。因为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需要两岸都有“和平统一”的意愿。但现在岛内“台独”势力十分张狂,民进党连“九二共识”都不愿意承认,更谈不上“和平统一”的意愿。
所以从目前的两岸形势看,“和平统一”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而大陆一方“武统”的呼声在不断高涨。在这种情形下日本方面提出“以威慑力量来让台湾和大陆可以找到一个和平的解决方式”,实际上就是“以威慑力量阻止大陆武统”。 2021年以来,日本对中国的态度急转直下,连连对中国发出强硬的声音,许多说法和表态都是史上罕见的。这完全逆转了安倍政府执政后期中日关系不断转暖的趋势。要知道2020年,中日双方本来是要实现两国领导人互访的,只是后来被疫情耽误了。在中国全力抗击疫情的时候,日方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积极捐赠防疫物资,连安倍都带头向中国捐了钱,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也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但这一切在拜登政府上台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当2月1日中国实施《海警法》后,日方反应过度激烈。日方扬言将中国海警船进入钓鱼岛海域定为“恶意犯罪”,将动用武力应对。日本自卫队还喊话称要进钓鱼岛海域巡航。 接着菅义伟在3月的“美日印澳”四国峰会上,上蹿下跳,在多个问题上指责中国,比美国表现得还积极。在3月17日的美日“2+2会谈”后的联合声明中,第一次点名中国破坏地区稳定,还声称美日要联合“反击”中国的“侵略”。据事后媒体的进一步透露,美日双方还谈到了一旦“台海有事”,美军出兵支援台湾,日本自卫队如何协助美军的问题。
进入到4月,菅义伟即将访美,除了台湾问题,菅义伟还将和拜登谈如何在半导体产业中联手排挤中国,以实现和中国的“脱钩”。可以说日本对中国的狠招、阴招,一招紧似一招。 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改变是由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改变引起的。在特朗普执政的时候,以“美国第一”为口号,把美国原先对盟友的安全防卫承诺当作一种负担。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把军费问题当生意来谈,不断向日本“狮子大开口”,否则就以“削减驻日美军”、否认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相要挟。 在经贸问题上,特朗普也一意孤行,不但退出了TPP,还通过关税大棒打击盟友。特朗普的做法让日本对美国产生了信任危机,认为美国靠不住了。所以在特朗普执政这四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 拜登上台后,执行了和特朗普不同的外交政策,回归到依靠同盟体系来维系美国霸权的传统外交方式上。同时美国也意识上,在对抗中国问题上,单凭自己的一家的实力已经没有任何胜算,而日本是对抗中国崛起的最重要的力量。
因此拜登上台后,马上放低身段修复美日同盟关系。由拜登本人到各级外交、国防高官,挨个表态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国务卿和防长的首次外访也去了日本。美日“2+2会谈”中,美国有意抬高日本,希望日本在地缘政治上发挥更大作用。 美国这么一捧,日本就有点“飘”了。一方面觉得自己受美国重视,有美国在后面撑腰,底气足了。另一方面,美国抬高日本的身价也符合日本在地缘政治上的野心。 日本从心底里非常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也不愿意看到中国的统一。一方面日本因为在历史上对中国人民犯下过滔天罪行,害怕中国崛起后报复日本,另一方面日本也担心一旦台湾被统一,日本南向的能源和经济命脉将都被拽在中国的手中。所以日本这次也是“借力”而上,在台湾问题上大胆挑衅中国大陆。
可以说,在美国所有盟国中,日本是最积极响应拜登“联合盟友对抗中国”的政策的。对此中方也给日方以严厉的回击。美日“2+2会谈”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曾指出:“日本为满足阻遏中国崛起复兴的一己之私,甘愿仰人鼻息,充当美国战略附庸,不惜背信弃义、破坏中日关系,不惜引狼入室、出卖本地区整体利益。这种做法令人不齿,不得人心。” 日方听了之后,认为受到了“侮辱”,还向中方提出抗议。这次日本首相菅义伟还不收手,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4月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通电中,就日方近期的涉华言论发出了警告,不卷入所谓大国对抗,作为近邻对中国的内部事务保持起码的尊重,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了。 王毅的话可谓语重心长又绵里藏针,不知道日方听进去没有。在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会谈上,杨洁篪已经说过:中国绝不允许美方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同中国说话。那么菅义伟又有什么资格说:以“威慑力量”制造一个环境,让中国就范呢!陷入所谓大国对抗要付出什么代价,日本可想清楚了?!(费琪) 相关报道: 关键时刻,中日外长通了个电话,这些话很不客气!
关键时刻,中日外长通了一个电话,有些话很不客气。 确实是关键时刻,了解国际形势的人,应该很清楚大背景。 背景一,日本频频插手中国内政,甚至美日2+2会议直接攻击中国,引发中国外交部痛批: ……美日联合声明,无视有关问题的历史经纬,罔顾事实和真相,这不过是美日狼狈为奸,干涉中国内政的又一明证和污蔑抹黑中国的恶劣力证。……日本为满足阻遏中国崛起复兴的一己之私,甘愿仰人鼻息,充当美国的战略附庸,不惜背信弃义,破坏中日关系;不惜引狼入室,出卖本地区整体利益。这种做法令人不齿,不得人心。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一连串的成语背后的愤怒: 狼狈为奸、 一己之私、 仰人鼻息、 背信弃义、 引狼入室、 令人不齿、 不得人心…… 毫无疑问,这应该是近年来中国痛批日本最狠的一次。 背景二,日本首相菅义伟将访问美国,肯定又会大谈中国话题。 不仅会有涉疆、涉港、钓鱼岛等问题,而且,最值得中国人警惕的,是台湾问题。 按照日媒的披露,不排除最后的美日峰会联合声明,直接提到台海问题。表面措辞,美日会关切台海安全,但实际很明显,就是插手台海问题。 更要看到,上一次,美日峰会提到台湾,还是在1969年,美日与中国建交之前。当时尼克松和佐藤荣作在声明中称,台湾的安全对日本至关重要。 50年后,如果真这样,可以想象一下,中国届时的愤怒反应。
背景三,中国刚接待了一大批邻国外长。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去了广西桂林。 东盟四国外长去了福建南平。 韩国外长郑义溶去了福建厦门。 我之前文章说过,这是中国外交罕见的一幕。按照网络上的说法,桂林,贵邻也;南平,南境升平;厦门,台湾你瞅瞅…… 中国外交,是有一套的。 就缺日本了。 在这种大背景下,4月5日中日外长通了一个电话,确实非同寻常。几个观察点吧。 第一,中方对日本发出警告。 有些话,很不客气,尤其是考虑到这是出自王毅之口。在中国历任外长中,再没有比王毅更熟悉日本的了吧。 王毅是怎么说的呢? 摘其中几句: 中日……确保两国关系不折腾、不停滞、不倒退,不卷入所谓大国对抗。中方希望日本作为独立自主国家,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而不是被一些对中国持有偏见的国家“带节奏”。日美有同盟关系,中日也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日本同样有履行条约的义务。 四不: 不折腾、 不停滞、 不倒退、 不卷入所谓大国对抗。 说的是中日,实际是日本,别火中取栗啊。 而且,有些话说得也很明白。 “中国希望日本作为独立自主国家”。体会一下,日本,至少,现在,你表现得还不像是一个独立自主国家。 “不是被一些对中国持有偏见的国家‘带节奏‘”,日本,你以前也不都是这样,最近这是怎么了? 还有,日美是同盟,但中日也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日本,你同样有履约的义务。 第二,中日也有争吵。 表面看,王毅阐述中方观点,茂木敏充表达日方看法,双方还算和谐地通完了电话。 但仔细看中日双方发布的信息,争吵是少不了的。 在哪个方面? 外交部通稿这一段: 王毅阐述了中方在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反对日方介入涉疆、涉港等中国内政,要求日方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作为近邻对中国的内部事务保持起码的尊重,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了。 很简单,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还有,涉疆、涉港等中国内政问题,中方表达了我们的立场,但日方肯定有自己看法。 事实上,日本最近跳得这么高,以至于最近外交部记者会,几乎每天都有痛批日本的内容,就是在这些问题上。 双方分歧还是很严重的。 当然,王毅也说得很狠,撂下一句话:作为近邻对中国的内部事务保持起码的尊重,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了。 手莫伸,伸手必被砍。
第三,中日也表达了合作。 是不是中日就彻底闹崩了呢? 也不至于。 中日毕竟是搬不走的邻居,作为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有太多利益交织。 还是要合作,这是王毅和茂木敏充一致的看法。 请注意这句话:双方还就区域合作、气候变化以及缅甸局势等国际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这些,都是需要合作的国际地区问题。 当然,更多的合作,在双边。 王毅说: 中方愿同日方持续推进务实合作,相互支持对方办好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以今明两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促进年和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努力改善两国国民感情,把一个稳定、健康的中日关系带入下一个50年。 大家都要办奥运,要相互支持。明年就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不能开历史倒车。 “努力改善两国国民感情”,这句话,很意味深长的。 记得去年年底,有一项舆论调查显示,中国民众的对日好感度不断上升,达到45%的高位,而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却降到了10%的新低。 当时访日的王毅的看法是:“姑且不论这一调查的准确度如何,两国民众感情出现反差是一个事实,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在我看来,日本社会的对华认知似乎出了偏差和问题。” 中国人感动于“风月同天、山川异域”,日本你呢? 在这方面,日本确实要改进,要加油。 日本的态度呢? 茂木敏充说: 日中互为近邻,日中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对两国和地区乃至世界都非常重要。日美同盟不针对特定第三方,日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确保日中关系稳定发展的态度没有变化。日方愿同中方保持沟通,加强对话,增进互信,妥善管控分歧,为共同庆祝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日方愿同中方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就互相支持办好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保持沟通。 请注意这句解释:日美同盟不针对特定第三方,日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确保日中关系稳定发展的态度没有变化。 唉,不针对特定第三方,如果这句话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
最后,怎么看? 老规矩,粗浅三点吧。 1,中日关系,确实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日本最近的表现,明显是在选边站队。要不然,中国外交部也不会痛批美日“狼狈为奸”,日本是“背信弃义”。 对日本,也可以套用杨主任的话:“我们过去把你们想得太好了”。 和朝鲜关系对立,和俄罗斯领土争议,和韩国关系闹僵,现在又跟中国这样呛呛,别忘了,邻国是搬不走的邻居,这对日本真是好事? 2,中方,还是在努力争取日本。 外交是一门艺术,王毅看似狠话,但也留有余地,还语重心长:日本,你不要被一些对中国持有偏见的国家“带节奏”,你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了。 这其实,还是在争取日本。 你卷入所谓大国对抗干什么? 在这方面,东盟、韩国就更聪明一些。 不管美国怎么游说,韩国的立场很坚定:美国是韩国唯一同盟国,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让韩国在中美之间选择任何一方根本不可能,也不可取。 所以,韩国外长郑义溶第一次出访,就去了中国。 3,日本,应该也很犹豫。 说日本不焦虑不犹豫,也是假的。 一边是最大邻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中国发展越来越快,中日实力差距开始扩大,日本人心态很微妙,这可以理解。 另一边,是唯一超级大国+盟国的美国,美国想拉中国遏制中国,日本跃跃欲试,但又怕严重后果,这应该也是现实。 所以,有时候紧跟美国,甚至还会趋前多狠叫几声;但有时又保持距离,比如在所谓制裁方面,日本就很谨慎。 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是永远的利益。什么价值观,有时更多是利益。 我总认为,未来的世界竞争,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欧洲有欧盟,北美有美加墨,东亚呢?东盟太小,中日韩更应携手。 必须看到,美国最近愈演愈烈地对亚裔的仇视,更凸显了中日韩合作的必要性。别以为西方人会差别对待,你们共同的面孔,注定就是同一类人,一样被歧视、被侮辱,甚至被枪杀。 从国际大势看,中国的崛起,东亚的崛起,首先是中华文化圈的整合。作为该文化圈中的主要国家,中日韩应该成为朋友,最好也成为朋友。 实现这一点,对东亚三国的整体国家利益,应该说超越100个诺贝尔和平奖。 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中日韩都要冷静,越是愤怒的时候,越是要冷静。怎么打蛇打七寸,怎么消除心中的藩篱,怎么最有利于国家利益…… 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高超的大国外交,就是将强敌化为朋友。日本,何去何从,确实要三思!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