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对于不少港人而言,抽居屋难过中六合彩,若然抽中头筹、又选到市区的居屋单位,可谓难上加难。不过,奇迹降临在工程师陈先生身上,他在2019年的居屋大抽奖中,与父亲以家庭身份申请,竟「中奖」并挑到长沙湾凯德苑单位,最终以315万元买入一伙高层户。他有感自己「好好彩」,「如果不是好似我那样,同家人一齐抽,而是新婚夫妇或者单身人士,基本上我觉得无可能有机会抽到。」
陈先生购入的凯德苑高层单位,面积约398平方呎(约39平方),属全开放式。今年1月份收楼后,陈先生已计划将单位改为两房,与未婚妻忻小姐及父亲一同居住。是次入市首期占楼价一成,约涉30余万元,由陈先生与未婚妻靠积蓄「夹份」支付,再加上父亲的少许「协助」。
陈先生与未婚妻合共月薪约5万元,三年前才开设联名户口,开始储蓄计划,每月储下一万多至两万元,由于资金既要用在买楼上,又要应付结婚、单位装修以及供楼,故略为捉襟见肘。陈先生指,「储钱都辛苦,平时买东西贵一点,都要计算着。」
二人尽量避免多余消费,吃饭也选择较便宜的餐厅,忻小姐指,「好久无入过戏院看戏啦,餐餐都是吃100元的M记(麦当劳)。」二人尽量减少消遣,「日常拍拖都是去对方家。」
陈先生与忻小姐一直有结婚打算,但碍于私楼楼价难以负担,考虑到首期、装修费、供楼等支出后,决定改为一边租楼、一边抽居屋,等候上车机会,「不敢想买私楼,那么多的钱花出去,买来的面积又小,好似好无谓。」陈先生指。
他以一个约600万至700万的私楼单位为例,首期是居屋的双倍有多,入息根本无法应付。「大半份粮为了做这件事,好似有点不划算,不如等多几年、抽多几次(居屋)。」
陈先生知道居屋竞争大,曾于2017年及2018年先后入表申请,不过每次都落空。他笑言,每次抽居屋的心态都是「好似买六合彩,买个机会。」他连地点亦不敢选择,「有得抽就去抽,起码上了车先。」岂料最终抽到位于市区的长沙湾凯德苑。 至于忻小姐亦曾多次以一人身份申请居屋,同样落空。她认为,以单身身份抽居屋「真的好渺茫,都是想着交个表,循个例,买个好运。」 是次成功上车,一家三口居住,被问及会否担心与家人难相处,忻小姐表示,一直有与家人同住的习惯,与男方家庭关系良好,加上暂时未有生育打算,故不担心相处上有太大问题。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