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探索未来价值,从了解公司开始 上周悲观情绪继续蔓延,震荡调整的格局继续上演,在经过短暂一周的阔别之后,笔者也将会继续结合市场热点在四千余家上市公司中去深度地了解未来具有核心价值的公司,笔者认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悲观情绪将会有所修复,所以笔者将会继续拿起笔杆进行更深的深入挖掘。还希望长期以来支持笔者的各位读者朋友们继续给予支持和鼓励! 周末发生了两件值得深入思考的大事,其一:华为的自动驾驶,颇受市场关注,而笔者前期的文中,则精准命中其第一家合作伙伴,感兴趣的可以去文章列表进行阅读,其二:北京一储能电站发生了火灾事故,造成不小损失,也为储能这一行业敲响警钟,为何这两件大事值得深入的思考? 笔者认为:无论自动驾驶还是储能电站,全部都指向了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三十年绝对的朝阳行业,而从目前来讲,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依然是电池,电机,电控,选择新能源汽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核心就是续航里程和充电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那么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料汽车的进程也将会提速。 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虽然储能电站发生了火灾,公司也出面辟谣,确属参股公司,但是上市公司并无参与运营,而这其中笔者却看到了另外一层,就是备受争议的储能业务,从此可以间接的印证,人家确实是已经布局了储能,从行业未来来看,只要公司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那么公司未来就具备一定的市场价值。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说起这家公司,名声也不容小视,不仅在动力电池领域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的,并且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拥有核心的技术知识产权,所具备的技术不仅涵盖电芯的四大主材,同时也覆盖了电池的全产业链。
动力电池 动力锂电池领域,公司是国内较早入行的,从锂电池到材料,全部具备核心的技术产权,涵盖了磷酸铁锂材料,电芯,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包和电池管理系统,下游的应用端就是家用乘用车,大型大巴商用车,专用车和低速车以及储能的电池。
输配电设备 公司另外一个主营产业就是输配电设备,它的主要应用领域就是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和储能电站,笔者认为,公司这个领域未来也同样属于朝阳行业,因为无论光伏变电站,风电变电站,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还是充电桩储能电站,未来都会在碳中和这一大背景下大有作为。 从2020上半年主营构成来看,动力锂电池营收22.41亿,占比92.55%,毛利率25.36%,输配电设备营收1.17亿,占比4.82%,毛利率6.03%,由此可见,近9成营收全部源自于动力电池,也可以说,公司的主营业务可以直接媲美宁德.
动力电池行业未来遐想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它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而在未来碳中和这一大背景下,要实现碳中和,减排首当其冲,因为燃料汽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惊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新能源汽车。 而笔者认为,未来最大的源动力就是海外多国明确了未来必定会取消燃油车,而我国作为汽车消费的大国,在碳中和这一大目标下,未来几十年中,取消燃油车的禁售也是势在必行,无论增量市场和替换市场,都将会大超预期,同时在全球汽车电动化加速发展的前提下,新能源车未来三十年都将会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趋势。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它的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大而增长,而从国内来看,随着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也将会大幅提速,未来无论氢能源还是其他电池,而目前来看,主流的依然还是锂电池,一旦明确禁止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必然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而动力电池也将会获得大量的需求,从而带动国内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
核心竞争力 从动力电池来看,公司不仅覆盖了磷酸铁锂电池而且还涉及三元电池,从电池技术来看,在行业属于领先,无论质量还是使用寿命均属于行业领先,并且从材料的研发生产均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也是行业中少有的全产业链公司,与此同时还在电池管理,硅基材料,远程控制领域有着丰厚的核心技术储备。 从客户来看,国内一线的车企,北汽,吉利,长安,上汽,五菱,江淮,奇瑞都是公司客户,而这些国内的一线车企均在布局新能源汽车,从储能领域来看,虽然占比目前不大,但是与国内储能应用领域的公司合作密切。 较完善的产业链优势,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具有优势的成本优势,布局了从材料到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布局,从正负极材料到前驱体,隔膜等关键材料,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相比其他公司在降本增效方面竞争力非常明显。 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在行业内排名属于第一,市场份额高达6成,在专用车领域也是位列前茅,并且通过与大众的紧密合作,为公司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从研发来看,上半年研发投入高达1.6亿,并且公司研发人员高达2000人,博士150人以及百名以上的优秀人才,去年顺利牵手大众,不仅成为大众的供应商,并且还可以获取大众的创新电池技术,对公司来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年业绩预告 从公司发布的20年业绩预告来看,营收同比增长35.60%,利润同比增长184.78%,其主要源动力就是去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拉动了公司动力电池的需求。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出现同比下滑,但是第四季非常靓丽,20年毛利率25.4%,下降5.4%,净利率2.3%下滑8.9%,净资产收益率0.8%下降5.6%,资产负债率59.6%略高于行业均值的48.9%。 总结:公司的储能业务虽然占比较小,但是通过此次事故可以看出,公司确实在布局储能,而储能这一行业,虽然目前市场中各种质疑不断,但是笔者认为,储能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空间则非常巨大,而公司虽然占比不大,但是储能业务不仅铁塔和电网紧密合作,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的储能业务增速近几年均保持在40%以上,同时也说明,未来潜力巨大。 声明:文中所涉数据,均来源于公司数据披露!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