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兔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先秦人名怎么这么怪?

2021-04-28/ 智兔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大家好,我是多多,连续三周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去了吴中博物馆,共同追寻了神秘的青铜之国“曾国”。在探寻优
赚钱

大家好,我是多多,连续三周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去了吴中博物馆,共同追寻了神秘的青铜之国“曾国”。在探寻优美复杂的青铜器的同时,很多同学对一张曾国的“人名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孩子们在好奇什么?(来自于活动现场)

很多小朋友和大朋友在结束之后,问多多同一类问题:为什么曾国国君的爸爸和儿子不是同一个姓?曾国的开国君王和最后一任为什么不姓曾?为什么这里还有日本人……孩子们在看的“人名表”实际上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文字资考证,所整理发布的“曾侯世系表”。

曾侯名

时代

南宫适

西周早期

曾侯谏

西周早期

曾侯白生

西周早期

曾侯犺

西周早期

曾侯石

春秋早期

曾侯絴白

春秋早期

曾侯宝

春秋早期

曾侯乙

战国早期

曾侯丙

战国中期

盛君萦

战国晚期

曾侯世系表(部分)

首先多多为大家的细心点赞,这个细节真的非常难发现,如果不是平时细心的小朋友真的就直接忽略了。另外多多也要告诉大家的是,在未来你们学习《论语》、《荀子》等先秦文学时,你们会发现更多奇奇怪怪的人名。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名取法和今天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是姓+名的形式,在那个时代,可不是这样哦……

姓氏分流

曾国的开国国君南宫适到底姓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会不假思索说南宫或者是南。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我们叫姓氏分流,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即同一个祖先或神话人物。不可改变。

氏:后来,子孙越来越多,为了区分,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便要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样就产生了“氏”。来源于官职、封地等,可以改变。

我国著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实际上并不姓屈。他的姓为芈(出自上古黄帝第八世孙季连之后),屈是他的氏,即屈原的先祖被封为“屈”这个地方。屈原的先祖为屈瑕,芈姓,熊氏,因被封于屈邑,其后伐以封地为氏,遂称屈氏。(注意,屈瑕的氏是后期调整的哦)

屈原投汨罗江(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回到南宫适这里,那么南宫适究竟姓什么呢?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多位专家共同研究,最终发现,南宫适为姬姓(也就是说曾国是周国正统,这也解释了曾国如此重视礼乐制度的原因),南宫氏。在曾侯璵编钟上有铭文“唯王正月吉日甲午,曾侯舆曰:伯适上通,左右文武;挞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庀淮夷,临有江夏。”意思是南宫适得到周王重用,灭殷平定天下,周王即分封南宫适,到南方营建城址。这就是曾国始祖的由来。

可是为什么又叫他南宫适,不叫他为“姬适”呢?这是因为在先秦时期,为了表示对尊重,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称呼其为南宫适。同理,我们称呼屈原为“屈原”而不是称呼其为“芈原”也是这个道理。

尊称很重要

先秦时期的除了称呼姓、氏之外,还会称呼其封号。毕竟,在我们今天对长辈直呼其名也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在古代更是这样。作为百姓直呼君王名字几乎等同于造反。所以对于贵族,我们一般采用封号+名的形式来称呼。所以在南宫适之后,我们以曾侯x的形式,来称呼曾国的诸位国君。如我们熟知的曾侯乙,其全名为姬姓,南宫氏,名乙。

在这里就会发现除了南宫适之外,还有一位国君的“名字”非常奇怪,就是最后一位盛君萦。这位曾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在历史上的记载可谓寥寥无几。但是至少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位末代君王的名是“萦”,至于说前面的盛君到底是什么回事呢?目前最主流的观点是曾国后期成为楚国的附属国,其地位也有所下降。因此在爵位的称呼上由“侯”变为“君”,即成为楚国的封君(意思是受有封邑的贵族)。也有观点认为“盛”和“曾”是同一个字,盛君即曾君。但是不论怎么讲,我们都能知道这是一种封号+名的形式来称呼的方式。

盛君萦青铜器(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来试一试

突然有一天,多多穿越了,穿越到了西周早期,武王伐纣时。后来,调查多多的血统,发现多多是黄帝的后代,先祖有一块封地名为“燕”。此时的多多应该被称为(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