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兔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 政治局会议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1-05-05/ 智兔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自2014年以来,中共中央政
赚钱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自2014年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般在每年的4月、7月、12月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工作。4月的会议主要是总结一季度的情况,为接下来的经济工作定调。

  这次会议首先肯定了当前中国经济取得的良好成绩,指出“经济运行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紧接着,会议指出,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8.3%,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光看“18.3%”的话,数字的确很靓丽,创1992年季度GDP发布以来的新高。不过,两年平均下来,一季度GDP增速为5%,不仅低于2020年四季度两年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也低于疫情之前的季度同比增速,说明经济总量产出缺口修复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夯实。

  “中央认识到了目前经济存在的问题,当前中国经济的恢复仍然是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的,体现在经济恢复主要还是由生产端在拉动。”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对界面新闻表示。

  分析数据,不难发现,2020年,房地产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骤降至负数,远低于疫情前61%的平均水平。

  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速7.6%,仍然是整个投资盘子中韧性最足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2%,两年平均增速接近10%,表现也不错。相比之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仅4.2%,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2.0%。经济恢复不均衡的问题相当突出。

  一方面,放眼全球,中国经济率先反弹,另一方面,反弹的同时,也确实存在“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的问题。因此,会议强调,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凝神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在谈到下一步政策方向时,会议要求,要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把握好时度效,固本培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这段话基本延续了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再次强调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把握好时效度,并增加了“固本培元,稳定预期”这八个字;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基础上,增加了“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的要求。

  这或许暗示,在经济复苏力量稳固之前,宏观政策不会轻言转向,因为经济运行中还存在“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的问题。此外,随着全球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的整体复苏,中国经济运行可能会出现新的压力。

  比如,随着疫情改善,全球供给能力恢复,世界对中国工业产品的需求有可能会出现转移或被替代,我国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再如,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大幅涨价,制造业将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未来一个阶段,下游产业可能会承受不小的经营压力。

  最新数据显示,3月,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4%,涨幅较2月加快2.7个百分点,创2018年8月以来新高。

  杨畅表示,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的要求,意味着包括总量、行业在内的逆周期政策组合仍然存在进一步发力的空间。

  “叠加近期例如印度等国家疫情出现明显反复,如果外部形势出现恶化,对国内经济形成拖累,导致经济超预期下行,那么逆周期政策组合发力的可能性会明显加大。”他说。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对界面新闻表示,“更高水平”意味着“结构更加优化”,而非“经济增长更快”。如此表述进一步确认了宏观政策“不急转弯”中的“不急”,同时更加注重结构化政策,政策精细化程度要求也更高。

  “政策精细化程度要求更高,这背后是结构要更加优化,要求实体经济流动性维持较平稳的水平,资金不能再更多地流向房地产、非标和低效政府投资领域。”陶金说。

  “‘均衡’意味着不确定性要降低,由此来看,金融领域,尤其是房地产、信托、低效城投的防风险工作重要性将变大。”他说。

  政策方面,具体来说,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落实落细,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发挥对优化经济结构的撬动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陶金特别指出,当前信贷和货币环境的复杂程度较前期有所增加,随着经济复苏进入下半程,利率水平的变化变得至关重要,维持平稳可能是合理的政策选择。

  “尽管经济复苏韧性较强,但是工业复苏的势能在减弱,政策利率和LPR也不存在明显的下调空间。”他表示,未来货币政策将依旧向中性稳健过渡,一方面通过控制新增信贷额度来降低宏观杠杆率,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扩大和延长结构性政策,托底薄弱部门继续复苏。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