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顿气动隔膜泵 规模200亿元的南银转债于6月15日在网上面向公众投资者发售,成为今年发行的第4只银行转债。今年前5个半月,可转债发行数量减少,发行规模却同比大幅增长,正是得益于银行转债等中大盘转债供给的推动。 市场人士表示,目前仍有多只银行转债蓄势待发。同时,银行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动作频频,反映出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需求较为强烈。 银行转债充当供给主力 据统计,截至6月15日,今年以来沪深市场共发行可转债59只,面值总额1429.08亿元,同比增长7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5个半月,可转债的发行数量少于上年同期,发行规模放量主要得益于中大盘转债的“贡献”。 分行业看,今年以来,工业行业、材料行业的可转债发行人数量最多,来自医疗保健行业、信息技术行业的发行人也不少。不过,按发行规模划分,金融行业的发行人,特别是银行业发行人是绝对的供给主力。 银行“补血”欲望强烈 当前还有一些银行正稳步推进转债发行计划,且计划发行规模不小。近日,重庆银行、成都银行、兴业银行相继披露了可转债发行预案,计划发行规模分别达130亿元、80亿元和500亿元,目前相关发行预案均已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待监管部门核准。 银行为何热衷发行可转债?研究机构认为,银行发行可转债主要是为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近年来,在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和监管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约束愈发明显,对资本的渴求不断上升。 据了解,目前国内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主要有留存收益、增资扩股、发行二级资本工具、优先股、可转债、永续债等方式。由于近年来银行盈利增长放缓,仅靠利润留存难以满足资本补充需要,因此更加依赖外源性资本补充的渠道。其中,债券融资的市场影响相对较小,受到商业银行青睐。 统计显示,除发行可转债之外,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的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等资本补充债券已接近4000亿元,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据《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桂林晚报) 文章来源:桂林晚报![]()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
更多